
三农快评
目前,西南地区小麦已经开始大面积开镰收割。西南地区积温足、光照好,小麦生育期相对较短,所以这里也是我国冬小麦每年成熟最早的地区。说到这儿,先给大伙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和大概的收获时间。
(相关资料图)
我国冬小麦主要分四个产区,一个是现在已经开始收获的西南麦区,面积1500万亩左右,占全国冬小麦总面积不到二十分之一,一般五月上旬开始收获;一个是长江中下游麦区,约1800多万亩,占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,一般五月下旬开始收获;还有华北和黄淮海麦区,面积约 2.67亿亩,占冬小麦总面积的近五分之四,是绝对的大头;第四个是西北麦区,面积3500万亩左右,占五分之一,这两个麦区一般都是六月上旬开始收获,到六月下旬就能结束。
西南麦区开镰已经好几天了,那小麦产量怎么样?其他还没有开始收获的麦区,还需要经过哪些坎儿呢?
西南麦区已经收获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种粮大户张泽介绍说,今年天气好、雨水足,小麦丰收了,每亩地能比去年增加50公斤左右。巴中市恩阳区茶坝镇的镇长介绍,他们通过撂荒地治理,小麦的面积增加了800多亩。今年,四川小麦总面积880多万亩,比去年略增。
在同属西南麦区的贵州省,该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的副所长王伟介绍,今年,他们通过精选小麦品种,试推小麦密植新技术,使小麦单产提高不少。从目前收获的情况和面积来看,西南地区今年的小麦产量应该不错。
目前,长江中下游麦区即将迎来收获,其他两个麦区正处于灌浆、产量形成的关键期。前几天,江淮、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,而未来十余天仍可能有多个降雨过程,这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风险加大。除了病虫害,还得注意预防倒伏、干热风等,这些因素都会对小麦最后的产量产生很大影响。
前几天,农业农村部也已下发紧急通知,要求持续抓好赤霉病的防治,截至5月9日,已经防控3.53亿亩次,在检查中发现有局部田块有零星病穗发生,发生面积290多万亩,显著低于常年。
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常瑞民
编辑丨杨笛
视频剪辑丨王玉琪
摄像丨秦鹏
主编 |蒋琳
监审 | 钟倩
本文内容系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遇侵权
请联系我们删除